壶里看乾坤:一把铜壶的千年演变史

壶里看乾坤:一把铜壶的千年演变史

春秋时期,莲鹤方壶,藏于故宫博物院

青铜时代,青铜壶造型多样,装饰繁复,反映重大历史事件,也体现当时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,堪称“国之瑰宝”。

两汉:茶具始现

煮茶鼎

汉代时期,圆形的壶称为鍾,方形的壶则称为钫。在汉代以前,人们饮茶,都是酒具、食器共用的。

西汉,错金银鸟篆纹青铜壶,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

中国最早出现“茶具”一词,则在西汉出现。西汉辞赋家王褒《僮约》有“烹茶尽具,酺已盖藏”之说。直至魏晋南北朝,专门化的茶具逐渐从酒具、食器中分离。

唐代:茶道大兴

注子、风炉

茶兴于唐,唐代称饮茶为“煮茶”或“煎茶”,以铜铸成的风炉及茶釜,为专门煮茶的炉子,用以承接煎茶。

唐,凤头人面铜壶,藏于临潼博物馆

除此之外,陆羽在 《茶经》“四之器”中,列出茶事所用之器就有20多种。在唐代,茶壶有“注子”一名,其意为从壶嘴中往外倾水,后将茶壶柄去掉,又称“偏提”。

唐,《唐人宫乐图》,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方桌中央置“釜”,一女子正手执“瓢”分茶

宋代:极致风雅

汤瓶、执壶

中国饮茶之风,兴于唐而盛于宋。在宋代,点茶法开始流行。在茶器方面,以煎、煮为主的茶釜,慢慢被点茶的执壶所替代。

宋,蟠虺纹双龙首耳铜壶,藏于长兴博物馆

执壶,带有执柄,宋代执壶纤细修长,即“唐肥宋瘦”。执壶有“汤瓶”“汤提点”等多种称谓,而提点又为宋代官职,含“提举检点”之巧意。

宋,赵佶《文会图》(局部),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前景描绘炭炉、执壶等茶具,侍者击拂的场面

明清:化繁为简

铜壶

明以后,散茶瀹泡法的兴起,冲泡上讲究简单,品饮上更推崇茶的天然之味,因此茶具也有了变化。

明,文征明《品茶图》(局部),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征明自绘与友人在林中茶舍品茗,上置茶壶、茗碗

明清时期的茶具主要以炉和茶壶、茶杯为主。其中,大明宣德铜壶极为罕见,以暹罗国风磨铜铸之,光鲜温润。至清代,铜壶的款式、图案、工艺达到鼎盛时期。

现代:让铜出“色”

釉彩铜壶

以“朱炳仁·铜”品牌为代表,出现高温着色釉彩铜壶, 一改铜之本色,为铜壶“穿”上一件彩色外衣。

朱炳仁·铜作品 出水芙蓉套装

朱炳仁·铜作品 宏兔大志套装

朱炳仁·铜作品 宏兔大志套装

铜金属表面着色不易,“朱炳仁·铜”以 “让铜回家”为理念,借鉴了古代画珐琅技艺,用珍贵矿物釉料精准配比,终于烧出铜壶的千色之美。

朱炳仁·铜×西泠印社

以印入铜茶礼 享春日好时光

春天喝春茶,自然要好的“春壶”来配。此次,正值 西泠印社建社120年, “朱炳仁·铜”向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致敬,首次以印入茶礼,将中国千年铜文化与百年西泠的风流与风骨相结合,淬炼出这一季的春茶新礼。

朱炳仁·铜作品 苏堤春晓套装

朱炳仁·铜作品 西子春天套装

朱炳仁·铜作品 大吉祥套装

独饮清欢自在,尽享春日逍遥,和亲友对饮,其乐融融,畅怀欢言,作为长久之物礼赠贵人,更是一份承载美好祝福的心愿之礼。

朱炳仁·铜作品 风雅兰套装

朱炳仁·铜作品 醉花间套装

一春一礼,一岁欢喜,将这份闲情雅致收罗一席。人生惬意今如是,笑拥春天入己怀。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抗议成功,台湾球迷将以台湾人身份购买卡塔尔世界杯入场券
Nano/Micro SIM卡怎么剪 剪卡器大卡剪小卡图文教程
365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

Nano/Micro SIM卡怎么剪 剪卡器大卡剪小卡图文教程

📅 08-25 👁️ 8800
【 狗狗多久要刷牙一次?】
365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做什么的

【 狗狗多久要刷牙一次?】

📅 10-12 👁️ 8430